


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0-21 08:49
秋日晨光正好,10月20日早上8點半,定陶區(qū)天中街道東城社區(qū)老年大學的院子里已熱鬧起來。76位老人整齊列隊,“啪,啪,啪——”清脆有力的拍打聲隨風漾開,時而輕緩如揉面,時而齊整似擊鼓。這是老人們每日課前活動筋骨的“拍拍操”,每一拍都透著不服老的精氣神。
“以前退休在家沒事干,整天刷手機,眼睛都看花了?,F在從家走到這兒就5分鐘,周一到周五,我天天來報到!”拍拍操剛結束,62歲的學員王素蘭就笑著打開話匣子,“在這兒不僅學了‘五福文化’‘紅色故事’,還學會唱歌、扭秧歌,日子充實了,朋友也多了!”
這份“走幾步就到”的幸福感,源自天中街道對銀齡群體需求的精準把握。
圍繞“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為”目標,街道整合資源,將東城社區(qū)老年大學打造成15分鐘適老服務圈的“暖心樞紐”,不僅免費開設思想文化、健康養(yǎng)生、興趣才藝等課程,還貼心配置了共享廚房與餐廳。
“一個人做飯沒意思,來這兒能搭伙?!?7歲的鄧化云剛洗完碗,手上還帶著水珠,“社區(qū)提供米面油和新鮮蔬菜,我們邊做飯邊拉家常,熱鬧得像一大家子。吃完飯歇會兒,下午繼續(xù)練歌,接孫子也不耽誤,這日子越過越有滋味!”
據悉,該老年大學自去年開辦以來,已向100位學員頒發(fā)畢業(yè)證書。本學期在讀學員76人,課堂幾乎節(jié)節(jié)爆滿。拍打聲、歌聲、談笑聲,在這里交織成晚年生活最動聽的旋律。
“我們正計劃擴大教學場地,根據老人意愿,增設智能手機應用、手工編織等課程?!睎|城社區(qū)居委會委員、社區(qū)老年大學校長王麗娜表示,“還將打造親子活動室,讓老人送完孫輩直接上樓上課,實現‘托幼+養(yǎng)老’服務無縫銜接。”
天中街道黨工委書記孟祥彬說:“我們要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(huán)境中,享受有溫度、有品質的晚年。15分鐘生活圈,不僅要‘圈’出便利,更要‘圈’住幸福。”
從一堂課到一頓飯,從學會一首歌到結識一位朋友,天中街道用實實在在的服務,繪就“銀齡無憂、夕陽更紅”的溫暖圖景,書寫著“家門口養(yǎng)老”的生動篇章。
通訊員 焦巖 劉天宇
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